專家從新思路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人們通常認為銀行應擔負起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任,而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高層論壇上,專家們普遍認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必須尋求系統性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對于我國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非常重要。
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是一個舉世關注的大課題。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受到嚴重沖擊。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必須尋求系統性解決方案,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機構多方著力。
要大力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
應該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去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的融資壓力。如何在經濟下行時期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與中小企業同舟共濟、共度時艱,共同促進經濟走出低谷是當前理論界、銀行界、企業界都普遍關注和亟待深入研究的問題。日前,在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浙江省銀監局聯合舉辦,浙江省民泰商業銀行承辦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小企業發展是舉世關注的大課題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小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在推動我國技術進步方面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介紹說,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對我國GDP的貢獻率達到60,繳納稅收達到50,外貿出口占68,新產品研發占82,特別是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居民就業機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表示,他在調查中發現中小企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對于我國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農村經濟發展比較好,農民比較富裕的地方,必然有一個或者幾個中小企業。老百姓收入比較高,或者是比較富裕的地方,也往往是中小企業發展得比較好的地方,比如浙江按照人口計算,40個人就擁有1家企業。他說,中小企業能真正惠及百姓,解決就業問題。
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是一個舉世關注的大課題。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中小企業雖然是“中小”,但是其發展課題卻是個大課題。很多發達、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比如美國很早就有小企業法、中小企業投資法、小企業資助法,日本有中小企業基本法,韓國有中小企業振興法,德國有各種中小企業促進的保證辦法。他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也高度關注中小企業問題,2006年出臺了中小企業促進法,這一輪金融危機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然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受到嚴重沖擊。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當中,我國曾經最富活力的沿海外向型中小企業受到嚴重影響。到2008年底,全國7.5的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或者倒閉,全國有超過30萬家企業停產、半停產,約有2500萬農民工因此返鄉。由于中小企業是吸納城鎮就業的主要載體,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惡化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要解決嚴峻的就業問題,關鍵靠中小企業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不僅對保增長,而且對保穩定、保民生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子彬認為經濟能否走出危機,中小企業發展是關鍵。